《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
(Maggie)
心得:
看電影時,讓我重新開始思考人性,仔細想想,自中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下來也不滿100年的時間,這些日子裡,人們能有多大的改變?其實我們的本質還是不變的,最重要的目標無非是擺脫嫉妒、貪婪、憤怒、傲慢、懶惰…等等缺點,100年難以使我們轉瞬成為善良的人,幸運的話,我們時刻都在與自己和良心間擺盪不定,而世上多無法自覺的人,一昧姑息自己或他人的惡行。100年來,人們轉而追求更繁榮的經濟與科技,這並非錯誤,但就核心價值而言,真正「已開發國家」在於人民普遍道德素質與文化水準,若抱著嫉妒、貪婪或報復的心理,社會不但不能進步,反退了數十年,同樣,沒有經縝密的思考的群眾若附聲吠影,只會讓社會加速衰退,簡言之,正確的思考使人走向平穩的道路。
也同時讓我想到終日8年抗戰的慘烈,國小時曾去一回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但大字不識幾個,年幼能懂什麼呢?
印象最深刻是媽媽說30萬人被殺死了。30萬人
這個數字我記了近十年。
直到後來讀到歷史,心中自是滿腔憤慨,痛恨中國的羸弱、痛恨日本的仗勢欺人。
中國抗戰勝利是靠上萬條人命打贏的。
上萬個家庭啊!
戰後德國道歉
25年後德國總理下跪道歉,
他說:「我當時突然感到,僅僅獻上一個花圈是絕對不夠的」
一個有誠意的致歉,日本憑什麼做不到?
其多位首相還屢次參拜靖國神社
雖說官方與民間或許有不同的聲音,但官方畢竟是人民選出來的吧
只會逃避錯誤,不願悔改,有羞於身為一個大國的風度
而在電影中,也讓我得知另一個事實,天使是存在的,他們不畏懼人間的苦難,而對世界施以援助的雙臂,這也許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使我們淘洗生鏽人性內含的道德,啟發泯滅的良知,卻不是每個社會都如此幸運,大多的人並未獲得如此眷顧。在此舉例一部分人,他們的善蹟不可勝數,何鳳山、杉原千畝、羅爾·華倫堡、尼古拉斯·喬治·溫頓爵士…。
1.帕爾曼的提琴
記不得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哪時候了,但這旋律是如此難忘
The haunting melody.隨著琴的高低、及弦的顫抖。
帕爾曼說猶太人大屠殺對他而言意義深遠,他全然感受這段悲痛的歷史,他想以一名間接受害者的角色,為這段劫難貢獻一份心力。
我認為此時他並不只是個音樂家了,而是傳遞訊息的使者,以音樂,一種沒有國界的語言,表達他的感受。
2.Candles
電影開始前有好幾張蠟燭的鏡頭,讓人好奇導演背後的寓意,
影片開頭一些猶太人在舉行安息日活動時,就出現了蠟燭。當片頭的彩色漸漸退去,燃燒的蠟燭漸漸熄滅,象徵著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焚毀的屍體。
片尾的蠟燭,則象徵著辛德勒善行所帶來的溫暖。對史匹柏本人來說,這代表「一抹色彩,代表著希望的一串光芒。」
3.紅衣女孩
儘管這部電影大部分採用黑白拍攝,但片中出現了一段極其罕見的彩色片段——一名女童身上有鮮艷的紅色衣服。
這個顏色第二次出現在後面運屍車中這個女童的屍體上。
史匹柏安排的這個場景本來是用來紀念Zelig Burkhut所講的一個故事中的人物的。Burkhut是普拉佐集中營的倖存者。
在拍片前的採訪中,他給史匹柏講述了一個不滿四歲的女童被納粹軍人在他眼前殘害的故事。他形容這種經歷「會纏繞你一生都揮之不去」。
史匹柏本人對此的解釋是:
當時,美國、俄羅斯、英國都清楚發生了大屠殺,但沒有一個國家做出反應。
我們(美國)也沒有派出軍隊來阻止人們被迫朝向死亡前進,一場不可阻擋的朝向死亡的前進。
這些紅色的血跡好比人們心中的雷達上最亮的點,這是如此顯而易見,但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想想辦法。這就是我為甚麼我要把紅色帶進電影。
在我心中最好的世界有兩種詮釋的版本,兩種不分軒輊,我都十分嚮往。
第一個是John Lennon約翰藍儂”Imagine”一曲中的世界,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想像一天沒有了天堂
It's easy if you try
你試想就知道這很簡單
No hell below us
也沒有地獄
Above us only sky
頭頂只有天空
Imagine all the people
想像所有人
Living for today... Aha-ah...
努力為今天活著
第二種就是姆明谷,我也許會和Snufkin阿金一般,冬天快來臨前,前往南方探險;春天來臨,又重回姆咪谷。
一口菸、一頂草帽、一把口琴的漂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