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Maggie,今天想聊聊我最近漸漸體會身為地球公民的感思。
“I become so numb.”曾幾何時我們的生活塞滿物質,卻變得麻木
第一步是”認知”,認知到自己所需不多卻有無窮的慾望,在那一瞬間驚覺
“So much more aware.”意識到自己那股”無罪的”貪婪低沉流過心扉
進而了解沒有一切是理所當然,我們每天大大小小的選擇都非常重要。
今天我想分享我領悟到的一些事情:
Veganism 純素主義→Consumerism 消費主義→Zero Waste 零廢棄
A. Veganism 純素主義:我只吃自己宰殺的動物
①食品帝國:你在吃飯時,知道你的食物從哪裡來嗎?
為了因應現代人的消費,屠宰場有計畫性的大規模宰殺牲畜,為了提升肉品供應速度,肉商經由基因改造來縮短雞隻的生長時間,以前一隻雞從出生到可以宰殺要70天,今天48天就能養出比以前大兩倍的雞,有些雞承受不了自己的體中,雙腿被壓垮。再者,食品工廠並不在乎雞的健康,他們只在意雞肉的多寡,所以大群雞隻擠在一間黑暗的鐵皮屋裡,衛生環境相當不良。
②牛肉對環境的影響: 口腹之慾v.s.環保生活
牛肉所需的土地是豬肉或雞肉的28倍,所需的水是11倍,溫室氣體排放是5倍以上,和番茄、小麥和米等作物相比,生產每卡路里牛肉所需的土地是160倍,溫室氣體排放是11倍。
再者: 自然中,牛隻原本應該吃草,然而食品集團追求最低成本的極致,取而代之的使用產量豐沛而且十分便宜的玉米,成為牛隻的新主食,更重要的是玉米甚至能夠讓牛隻快速長肥,多麼一舉數得!然而,牛隻胃裡的細菌也因此產生可怕的變化,牛隻食用玉米後會衍生出能抗酸的大腸桿菌,透過排泄物和惡劣的環境,牛隻在宰殺的過程中十分容易受到污染,大規模的加工甚至加劇了細菌的傳播範圍,一旦某個環節遭受細菌的侵入,大規模的汙染即無法避免。
③也不吃蛋嗎?:我吃未受精蛋的應該不會傷害動物阿?
1. 公雞對雞蛋產業來說毫無價值,常被扔進垃圾桶,或活生生被扔進絞肉機,用來供其他家畜作為飼料。
2. 產蛋的母雞被囚禁在小到讓她們一輩子無法伸展翅膀的籠子里。直到她們的身體已用盡,生產能力下降後,就被送去屠宰。因為她們的身軀已殘破不堪,無法用作其他用途,基本上都被作成雞湯或貓糧、狗糧。
3. 小雞的嘴(喙)滿布神經末梢,卻被灼熱的刀片部分切除(debeaking)。這是為了防止雞因長期囚禁,沮喪而互相傷害。
④ Solution能做些什麼:
反問自己:"一餐的口腹之慾,值得動物們的寶貴生命嗎?"人類是雜食性動物沒錯,但如今宰殺牲畜處的方式令人毛骨悚然。
習慣可以循序漸進的改善,但要清楚認知每位背後的代價:
*資料參考:
-食品帝國
B. Consumerism 消費主義 :寧可少一點卻好一點
① 時尚代價:我的衣服、手機及其他生活用品從哪裡來?
前些日子看龍應台新書-天長地久-,龍應台女士的兒子飛利普說的一句話如暮鼓晨鐘讓我意識到自己在商品產業中扮演的角色,那時他們在西班牙逛一間平價服飾店,他說:
"你看一件衣服才7.99歐元,一家服裝公司的利益來自哪裡?製作這件衣服的勞工能賺多少錢?"
其實在2015年的坎城影展,這個英國導演Andrew Morgan早以《時尚代價》一片點出這個議題。 2013年發生於孟加拉的一棟8層大樓倒塌巨災,死亡人數達1,127人、約2,500人受傷,刷新世界上建築物倒塌罹難人數最多的災難事件。大樓倒塌事件發生時,孟加拉成衣工人的最低薪資平均只有每月 37 美元。但為了維持經濟命脈與出口榮景,孟加拉政府對紡織廠採取放任態度。
上學期的公民課也提到一款來自荷蘭的"fAIRPHONE公平手機",它的目的不是為了要賣手機賺取利益,而以自己品牌手機的製造過程,讓人們了解:你所使用的手機,可能沾滿了來自非洲勞工的鮮血。這家公司生產的手機希望實現全球手機供應鏈的公平貿易,具體而言就是不使用「衝突礦物」並且確保生產手機的工人沒有被奴役和壓榨。他們公開每一隻手機的製造過程,讓你知道每一位參與生產的勞工都是被公平對待,也於2017的綠色電子評鑑,獲選為最環保的手機品牌。更擁有友善消費者端的組裝,讓你手機壞了不用丟掉新買,而是汰換掉不合的零件即可。
環保手機FairFone 2直擊!甚麼都可拆,40 秒完成組裝
② 極簡主義:我真正需要什麼
房間只有張床,一個衣櫃與幾件生活必需品,衣服不用太多,只需幾套適合自己的穿搭;不用太多唱片或書籍塞滿書架,只有幾本自製筆記……。這是最近常聽到的”極簡主義”,捨棄生活中多餘的物質,只留下必要的用品與一片乾淨的空間,為什麼在如今這個充斥著商品DM、廣告單的社會中,有一股聲音突然告訴我們: 「其實我們不需要這麼多」,而且還被人們所接受?因為實踐極簡主義不只告訴你要除去家中堆積的雜物,讓你有多一片空間;不只是減去你生活中過多的慾望,讓你有精神的自由。最重要的是,實踐極簡主義能增加你身心靈的快樂與幸福感。
因為東西雖然少一點,卻好一點。
③ Solution能做些什麼:
C. Zero-waste life 零廢棄
① 4個R:Refuse-Reduce-Reuse-Recycle
(拒絕-減量-重複使用-回收)
拒絕可以算是最重要的步驟,如果從一開始就拒絕,後面便不用處理"丟棄"的問題了。
Maggie的經驗
情境1:
雙11到了,這件衣服好好看又很便宜,可以和哪一件搭配....
想法A:我已經有足夠的衣服了,不用再多買一件。
情境2:
今天下午口渴了,買一杯飲料吧!
想法A:喝水有益身體健康,也有護膚美容的效果呢!
但我想喝飲料,甜甜的好喝
想法B:那我帶自己的杯子去買吧!這樣就不會製造垃圾了~
文章:
② 世代間的公平:救救孩子 。
雖然人人都會講環保,但只有少數人能真正實踐,因為大多數的人只在乎現在的快樂,只要我過得好,享受便利,未來發生的事無關自己。
"給孩子更好的地球",這句話講起來挺能激起我們的情感,但若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生活中每一個選擇的後果,就不能真正改變。
每一項產品的消費,你只要適時拒絕都可以重新建立你的消費模式,都能讓廠商減少產量,都能為地球、為環境貢獻一分心力。
③ Solution能做些什麼:
4個R:Refuse-Reduce-Reuse-Recycle
(拒絕-減量-重複使用-回收)
使用環保產品並重複使用
"The downsizing that this world is in desperate need of, if it's not too late already, is mental downsizing.We have to downsize the hubris back to human."
~Christoph Waltz
"這世界真正需要的,如果還來得及的話,是心靈上的縮小。我們必須縮小我們的自大並回到人性"
我們消費行為中的貪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合理化,所以我在開頭稱之為"無罪的"貪婪。
但這真的"無罪"嗎?如果無意識到廉價勞工而買的平價流行服飾是否能被justify?
或者,我們知道後果卻不能行動?
好比從小我就知道鞋子都是由廉價勞工生產的,然不知其工作環境的惡劣。
從問自己問題開始,思考每個選擇背後的因果,你會發現你的每個選擇都至關重要。